安徽安阳士气正旺,全员备战
昨天,30位市长齐聚淮安“论剑”
所为何事?
(横屏查看)
30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下简称“长三角协调会”)第十七次市长联席会议在淮安举行,来自沪、苏、浙、皖30个成员城市的市长出席本次会议,共同商议区域发展大计,共同庆祝协调会成立20周年。
本次会议,发表了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淮安宣言》
(附文末)
在随后举行的市长高峰论坛上,
各市市长的智慧也产生了激情碰撞!
昨天,30位市长齐聚淮安“论剑”
所为何事?
(横屏查看)
30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下简称“长三角协调会”)第十七次市长联席会议在淮安举行,来自沪、苏、浙、皖30个成员城市的市长出席本次会议,共同商议区域发展大计,共同庆祝协调会成立20周年。
本次会议,发表了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淮安宣言》
(附文末)
在随后举行的市长高峰论坛上,
各市市长的智慧也产生了激情碰撞!
“长三角协调会”上的精彩观点:
中央党校原教育长李兴山
让长三角合纵连横更深更广
“
淮安有自己的几大优势,包括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等。还有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纳入规划,即将要实施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里面关于战略定位、几大任务的提法很好。从未来发展看,淮安也是一个地区合作的好地方,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非常好的平台。

”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巡视员黄微波
“五点发力”促进长三角城市一体化
“
一是进一步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二是强化区域合作基础支撑;三是着力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四是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五是进一步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体制。
”
市委书记姚晓东
打开一扇“窗”,架起“一座桥”,深挖“一口井
“
淮安将通过这次协调会,打开“一扇窗”,广泛了解掌握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新动向,为更好地谋划和推动淮安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架起“一座桥”,加强与长三角兄弟城市互联互通,建立更加紧密、更加务实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东融西拓、南联北接”发展新格局,将地缘毗邻优势和经济文化互补优势转化为互利互惠、持续增长的优势;深挖“一口井”,加强与长三角兄弟城市产业合作,加快集聚优质要素,推动淮安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早日实现崛起江淮的梦想。
”
代市长蔡丽新
淮安要做长三角北翼“门户”

“
未来,淮安将进一步加快互联互通步伐,扎实推进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和机场二期、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项目,不断完善“公、铁、水、空”兼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门户城市;进一步提升产业合作水平,以打造台资高地、加快项目建设、优化平台载体、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更加主动地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打响生态绿色品牌,把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挖掘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一核两圈五板块”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城市。
”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姚新
淮安可以和大城市优势互补
“
淮安的地理位置虽然距离上海较远,应该说处于长三角的外围,但随着高铁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在交通便捷程度方面,淮安将取得长足进步,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另外,淮安各个产业的门类比较齐全,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特别是和台资合作方面已经走在了区域城市间的前列。
”
《长三角合作交流》主编周缙
合作就像谈恋爱,相互吸引很重要
“
以淮安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在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合作中,首先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等着别人剩下什么给你来做,而是应该有主人翁意识,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到大生产分工中来,和大城市实现优势互补。
”
市长高峰论坛上的激情碰撞:
市长高峰论坛不但是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也为各成员城市展示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舞台,与会的市长们无不卖力“吆喝”,宣传各自的城市,以期扩大影响力。
关 键 词 一 : 资 源 禀 赋
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戚寿余:明清时期,淮安是中国最大的盐都,聚集了全国最有钱的盐商。现在,淮安同样是中国盐都,地下已探明岩盐储量有1300多亿吨,居世界首位,淮牌食用盐行销全国。近年来,淮安积极开发利用岩盐资源,建成省级盐化工业园区,盐化新材料主导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湖州市副市长卢跃东:湖州的生态人文资源非常好,现在已成为后发优势,每逢节假日、周末,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民宿一房难求。无锡市副市长朱爱勋说,无锡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产业转型,数千家企业被关停并转,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走在了前列,生态如今已成为发展优势。
连云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加培:“一带一路”战略不但提升了连云港的知名度,也带来了实在的好处,比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的中哈物流园区给连云港带来巨大发展红利长,去年港口吞吐量已达460多万标箱。
淮南市副市长许承通:得益于区域合作,中国移动、科大讯飞等数百家大数据相关企业齐聚淮南,淮南作为华东地区数据集散地的雏形已经初具。
关 键 词 二 : 互 联 互 通
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戚寿余:互联互通是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要实现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特别是要达到市场经济一体化是不可能的。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建融:在长三角这个体系当中,是一种互相被需要的关系。长三角的城市需要上海,上海同样需要这些兄弟城市做自己的合作伙伴。上海的开放和改革必然要复制、推广到全国去。而长三角的城市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种复制和推广,在长三角肯定更快更容易。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长三角的30个城市在科技上也要互联互通。在科技研究应用上,无论是30个城市哪个城市研究的成果,都可以定期发布,共同寻求如何解决科技成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金华市政府副市长邵国强:在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而要想实现效率更高的互联互通,要通过信息来实现。互联互通的高级阶段,则是资源的互联互通,包括科技人才资源、金融资源、金融资本等。
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扬:互联互通牵涉到整个区域性的交易成本大幅下降。“现在大家考虑较多的是交通等硬体方面,但另一方面软体也很重要。在30个城市大幅度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也会给区域内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带来推动力。”
关 键 词 三 : 改 革 创 新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建融:要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就要从减少负面清单做起,而这必然要求进行审批制度改革,提升窗口效率。
南京市常务副市长刘以安:我们有53所国民教育院校,80万大学生,每年毕业的大学生25万。这些高素质人才是创新载体,而将创新这个要素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宁杭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合肥市常务副市长韩冰:合肥是在一个小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其他省会城市比,其历史积淀可能不深,但合肥有中科大、安徽大学等60所大学,包括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创新中心在内的国家、省、市三级的研发机构929家,这是他们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衢州市政府副市长马梅芝:我们在杭州搞了10万平米的海创园,将大城市的科研优势和衢州生产优势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这几年,我们新兴产业的增速每年都在90%以上。
宿迁市政府副市长曹秀明:创新确实非常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不过,作为区位优势不明显,教育资源不集中的长三角边缘城市,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对创新资源的保护和共享。我们很多宿迁企业都在苏南、上海设立研发机构,因为那里有最先进的科技信息,大量的科技人才,如果有规则、制度让创新资源共享,这将有利于边缘城市的发展。
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淮安宣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合作工作,对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作了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好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下简称长三角协调会)各成员城市于2017年3月30日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第17次市长联席会议。各成员城市一致认为,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和实施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力不强、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城市包容性不足、环境质量恶化等诸多挑战。因此,各成员城市在长三角协调会成立20周年之际共同发布《淮安宣言》,通过共同落实国家战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间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实现建成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共同目标。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1.当前长三角城市合作与发展正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长三角协调会各城市要深刻认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按照国家区域发展三大战略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国家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上来,统一到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明确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上来,以建设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为总目标,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的推动作用,合力打造长三角城市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崛起,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发展条件,也得益于城市群一体化机制的成功探索。20多年来,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城市从15个逐步增加到30个,合作机制和模式、合作制度和内容各方面都日臻成熟。当前,各城市要共同回顾发展历史,传承工作经验,关注城市群地缘上的联合和扩张,兼顾不同发展层级成员的合作需求,在政府的推动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城市主体间互利共赢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让处于城市群外沿的成员更好地承接核心区的辐射和带动。
二、突出重点、共建共治
3.着力打造上海国际性、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辐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长三角各都市圈同城化交通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与水平。完善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加速苏北等地高速铁路建设。
4.完善区域网络布局,实现高速网络普遍覆盖,推广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推动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促进跨城市、跨区域信息安全联防联控。借助互联网手段,利用共享经济模式不断提升长三角城市互联互通水平。
5.加快区际区内油气通道管网建设,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完善长三角能源主干网架结构,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推动建筑用能绿色化发展、推进工业领域和交通运输节能,加快能源利用方式变革。
6.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立江河水、水库水和海水淡化互济的供水保障体系,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着力构筑绿色发展新空间,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协同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积极参与长江生态廊道、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三、抢抓机遇、共享成果
7.长江经济带建设强调跨区域合作分工,是中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长三角城市群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要创新长三角城市群与沿江城市间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增强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发展的能力,逐步形成合理有序、协调融合,既有专业化分工,又有深层次合作的区域产业格局,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实现转型提升与创新发展,辐射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实现共同繁荣。
8.“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对外全面开放的重要抓手。长三角城市群要通过联动实施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江苏沿海开发、浙江海洋经济和舟山群岛新区、安徽皖江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鼓励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区域间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记者:王荣、何弦、王舒
编辑:静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